寶予德科學儀器

科技創造未來

服務熱線:4008-216-837

技術文章

ARTICLE

當前位置:首頁技術文章從(cong) 事科研的我們(men) 該有什麽(me) 心態?

從事科研的我們該有什麽心態?

更新時間:2017-05-02點擊次數:2157

 

導 言

主觀臆斷是做科研工作的一大阻力,不客觀,那還做什麽(me) 科研,和街頭八卦無異了。如何能zui大程度地減少各種因素的影響,保持冷靜、理智、客觀?總結起來,以下幾個(ge) 情境比較常見。

 

、冷靜對待反饋

當你在組會(hui) 上做了Presentation、在學術會(hui) 議上做了報告或把文章初稿投到心儀(yi) 的雜誌的時候,你總會(hui) 收到來自聽眾(zhong) 或審稿人的各種批評,而且還不是所有批評都有建設性意義(yi) !有時候你對那些無厘頭的批評火冒三丈,還不敢懟回去,簡直要憋出內(nei) 傷(shang) 。

但其實,很多時候批評意見都是很有價(jia) 值的,猶其是當那些批評來自本領域中比你學識淵博得多的專(zhuan) 家時,更要耐心考慮。做科研本來就要求有高度的懷疑精神,需要收集大量的證據。有人批評,那正說明你的數據還沒能說服別人。除了專(zhuan) 家意見,你也可以自己多想想,怎樣設計補充實驗來填上數據或邏輯當中的漏洞。

 

二、收聽別人的觀點

當你沉溺於(yu) 一個(ge) 課題不能自拔的時候,通常很難跳出來從(cong) 局外的人眼光來審視它。所以多聽聽別人的觀點,說不定會(hui) 有新的思路出現。你的小夥(huo) 伴通常會(hui) 擁有跟你不一樣的視角,你的老板也會(hui) 提供一些建議,強調出創新性的ideas、方法或zui關(guan) 鍵的實驗。

他們(men) 的觀點跟你不一樣,不代表你的就是錯的,同樣也要注意是否有片麵之處,或從(cong) 其他角度理解,再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從(cong) 整體(ti) 評價(jia) ,考慮采納與(yu) 否,畢竟課題是你自己的。所謂偏聽則暗,兼聽則明,多掌握一些信息總是好的。

 

三、不要輕易排除任何可能

在讀文獻、作綜述、提出假設時,不要僅(jin) 以某篇文章的結果為(wei) 理由做出判斷,排除任何可能的理論或事實基礎。發表出來的不一定是正確的,在你自己的實驗室裏嚐試重複那個(ge) 結果再下結論,將會(hui) 更有價(jia) 值。

許多生物效應會(hui) 特異地出現於(yu) 某種細胞係或細胞類型、蛋白質或其他人體(ti) 標本,到你手裏可能會(hui) 做出不同的結果。因此,如果沒有強證據則不要輕易排除任何可能性。

 

四、不必苛求“”P值

每個(ge) 人都希望能在統計功效0.8的情況下得到P<0.05的結果,因為(wei) *都約定俗成地認為(wei) 這才是有意義(yi) 的。然而大可不必對此耿耿於(yu) 懷。0.05的門檻,也就僅(jin) 僅(jin) 是個(ge) 門檻,給你的討論多一點支持力量。0.06這樣的結果也不必感到痛心疾首,猶其是當結果跟其他數據有契合點,能支持整體(ti) 的故事框架時。

相反,如果確實得到了很高的P值,比如0.2,那麽(me) *要考慮是否有足夠大的樣本量來賦予它足夠大的功效。如果確實功效足夠大,那隻好接受現實了,你的各組之間就是沒有差異。再來根據結果調整你的假設。

 

五、目的不是驗證假設

做科研的目的不是驗證假設,而是探求真理!這點非常重要,不管是做實驗還是分析數據時都要銘記在心,一定要保持思維開放。有時候我們(men) 的數據並不支持假設,所以得反複思量,再繼續前行。

不符合假設的數據並不意味著失敗、無用,它們(men) 也可以在報告或文章中上鏡,作為(wei) 補充信息扮演個(ge) 配角。比如你猜想某反應A有酶B的參與(yu) ,但zui後數據說明酶B並沒有參與(yu) 反應A,那麽(me) 如果你能找到酶C並且有數據證明酶C的作用更強,那麽(me) 酶B的數據也許能為(wei) 酶C的特異性增加一點支持。

 

六、你的假設隻是假設

讀那些老司機的文章,你會(hui) 以為(wei) 他們(men) 做科研很簡單很順利,從(cong) 假設到驗證到結果討論,行雲(yun) 流水一氣嗬成。然而你又被忽悠了,寫(xie) 文章都隻是對整個(ge) 課題或其中某一階段的過程的回顧,所以當然可以假裝你的假設一直是正確的,實際情況則99.99%並非如此。每個(ge) 人多多少少都會(hui) 根據數據調整一下假設,這也是科研的常態。但萬(wan) 萬(wan) 不能根據假設調整數據!那是本末倒置,是立場先行,是學術不端,是zuo。

帶著求真和探索的心,Science前路即使孤獨坎坷,仍舊豔陽高照,鳥語花香。

當然,沒東(dong) 風諸葛亮也無法火燒赤壁,選擇簡便的實驗儀(yi) 器和工具,才能更好的進行課題研究。【BIO-DL】寶予德科學儀(yi) 器致力於(yu) 助力科學研究,已有的液體(ti) 處理產(chan) 品線,可調18新利备用官网(Genex、Colour18新利备用官网),整支消毒18新利备用官网(Genex Plus18新利备用官网),移液管輔助器(e-HC電動大容量18新利备用官网),連續分液器(Stepper)。分子生物學實驗解決(jue) 方案,梯度PCR儀(yi) 、樣品前處理係統(Easy Extract研磨儀(yi) )、恒溫金屬浴、超微量分光光度計(Micro Drop)。

 

摘選:解螺旋•醫生科研助手

Reference:Be More Objective in Your Approach to Science

 

返回列表
  • 服務熱線 13711185719
  • 電子郵箱

    huilian.gao@bio-dl.com

掃碼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 18新利备用版權所有    

技術支持: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