菌體(ti) 的生長情況可用OD600初步判斷菌落生長情況並間接測定菌落的密度,
是因為(wei) 某特定波長下,菌懸液的細胞濃度僅(jin) 在一定的範圍內(nei) 與(yu) 對應的吸光度值呈正比關(guan) 係,不同的是,針對非球狀的放線菌和某些黴菌等以及培養(yang) 基中有其他渾濁物質則不能通過該方法推斷濃度。
如果菌液OD600在0.6-0.8之間,表明細菌處於(yu) 旺盛生長的對數生長期細胞生長,OD600>3表明細菌已經飽和等,這些僅(jin) 僅(jin) 是粗略估計菌落的生長情況。
想要知道較為(wei) 的菌落濃度,需要將製備好的菌懸液梯度稀釋後,以未加菌液的培養(yang) 基做空白對照,使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OD600;並用平板計數法計算菌落總數。繪製標準曲線,來推算未知濃度菌液的生長狀態。
若某一菌液的OD值為(wei) 負,可能是細菌與(yu) 培養(yang) 基發生變色反應,顏色的改變影響吸光度數值。菌液在測定前保持懸浮狀態能夠保證測定的準確性。
由於(yu) 600nm處對濁度的敏感度高,常用600nm為(wei) 檢測波長,也可以對菌液進行全波長掃描,在其大吸收峰波長下進行測定。
[1] Wang J, Xu C, Liao F L, et al. 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“Artemisinin Resistance”[J]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2019.
[2]吳濤, 吳勝明, 殷晴, 等. 在大腸杆菌內(nei) 引入甲羥戊酸途徑合成抗瘧藥青蒿素前體(ti) ——紫穗槐-4,11-二烯[J]. 生物工程學報, 2011, 27(7).